无限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仙在大明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是招揽左千户一人,不过是等他们主动开口罢了。

除了朱能外,冯贵与侯保也是人才。这两个人历史上做到了交趾省两位高官参政冯贵、侯保。

历史上对二人的介绍很少,只有两句话。

由国子生历三县,有善政交阯,初设府县,择人抚绥,以保知交州府,迁左右参政。

永乐十八年,交趾黎氏反,其以黄江要害,筑堡守之,贼至,力拒数月,出战,不胜死。

倒是在朱棣心腹马骐那里介绍归更多。

越人黎利最初集结兵力时,交趾省两位高官参政冯贵、侯保,动员军队征讨,本来可能扑灭,但马骐不愿看到他们胜利,而把精锐部队留着自卫,只拨给他们数百名老弱残兵,结果二人战死,黎利的势力途不能控制。一四二六年,安南兵团司令官安南总兵官王通,在交州府应平县宁桥遇伏,死二万余人。1427年,明朝援军司令官柳升在倒马坡越南同登,也遇伏,柳升战死,七万余战士全部被杀。王通惶恐失措,还没有等到呈报中央批准,就向黎利求和,允许退出交趾。黎利接受这个提议,双方筑坛盟誓。

黎利也知道王通只是私自求和,所以又向明政府发动政治攻势,用陈暠的名义,上奏章给中国皇帝,自称是陈姓王朝的近亲,请求册封。宣德是从小深受理学教诲的仁厚之君,谨记洪武的不征之国祖训,一直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正值明军刚受到严重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又觉得中国本是为维护陈氏王朝正统而战,于是顺水推舟,册封陈暠当安南国王,撤销交趾省。这个新省回到中国只二十一年,到此再度脱离直属。

其后,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黎利接受明朝册封,但此举对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的威信打击重大。之后史多的事实证明,宣德“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这一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了西洋,这一点恐怕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安南从此扰边侵地不绝。

再度打了中原儒学的耳光畏威而不怀德。

第267章、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几百老弱力拒黎利数月,这样的人死了实在是可惜,朱桂又怎么会不招揽他们。

只不过招揽归招揽,他们毕竟是儒生。儒生总是喜欢以中国的人性去衡量世界的人性。不好好改造一番,只怕早晚要坑。

反倒是中国老式的武人更好用。

墙上龙泉夜夜鸣,说的就是他们。他们渴望有仗打。

这个世界很大,他们想征战,朱桂也需要他们为自己征战。

而这次援军的王温与柳升突然激灵一下子,满脸紧张地跪向朱桂道:“末将愿意效忠殿下。”

柳升就是那个永乐朝遇伏战死的将军。王温则是川军的一个普通的万人将领。

柳升一万人,王温一万人,这是朝廷发给朱桂的援军。

由于大明阴廷的建立,该死的人不断死去。而大量有经验军将的突然死亡,也让大明的北伐一下子诡异起来。兵力总是不够用。

本来朱桂的蜀王哥哥特意为自家弟弟的五万援军,老朱也扣下了三万。至于朝廷中央的援军更是影子也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人当然是倒头就拜。

怎么说也是老军伍了,知道了这么大的秘密,而在场的人就剩他们没表态了,不怕十三皇子杀人灭口啊

对这二人,朱桂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你门放心本王是不会杀人灭口的。”

然而,二人脸上的紧张可一点没下去,反而立即叩头道:“我二人是真心实意效死殿下,愿立血书”

我们又不是白痴,信了你的邪。哪个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这两人其实也蛮郁闷的。不说千里行军到南疆了。就是他们知道朱桂在建立自己的小朝廷,他们也没法告状。

按照规矩,他们的顶头上司是蜀王,他们只能向蜀王报告。

但是读儒学读成秀才的蜀王极重亲情,一听说亲弟弟上了战场,便立即把川军精锐全派出来,甚至自备粮草。

向他报告他亲弟弟的坏话。说的不严重,他只会呵呵一笑。说的严重了,说不定他就化身护弟狂魔,直接把他们杀了灭口。

至于直接向老朱报告。大明现在千户过万,战将上千。他们俩,一普通的万户将想见皇帝

呵呵,文官们绝对不会答应的。这是立场的关系,以文驭武,一直儒家治国之道。敢逆了他们的道,有的是文官搞死他们。

“第一,你们是我亲哥哥的人,我不会对你们怎么样哥哥派人援我,我杀其大将,哥哥那不好交待。第二,我知道你们其实是聪明人,大明未来以皇子守九边,是父皇的既定策略。想安定九边,皇子们手中就要有兵马。这事儿哪怕父皇知晓,也只会支持”

身为穿越者就是有这优势,老朱的国策哪怕他不说,也知道。拿到这里用,正好。

至于会不会误了老朱的国策,朱桂就顾不上了。总不能真的杀人灭口吧

而且老朱的国策也不算错,毕竟周天子分封诸国,有国八百年。一个个诸侯国吊打草原,根本不用周天子费心。

就像是云南,如果没有世镇云南的沐家。后世的云南,也就是一个越南罢了。毕竟十八世纪的时候云南是谋建过南诏国的。只是几百年的世镇之下,云南已经习惯了作为一个省,而不是一个国家,这才让某些野心家阴谋流产。

朱元璋唯一做错的是没有明确定义天子与九王的责任与义务,而仅仅是通过家族谈话的方式,认为亲情大过法。这才为叔侄之战埋下了伏笔。

如果一开始便明确,有如云南沐家一样。虽然还是会有野心家或为自己的功劳,或为自己名声,甚至是真心大一统的分子,都不会做的这么明显,总要顾忌一下。

哪怕是不会像沐家,终大明一朝都不被皇帝动,但也不至于像建文朝,老朱刚下葬就翻脸。

以当时的历史现状,到底是真心为朝廷好,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恐怕还是后者更多一些吧。

毕竟大明的九王与汉朝的七王之乱不一样。汉朝的七王之乱,那是七王占据了汉朝最富饶的地方。

身为最高统治者却没有拥有最富的地方,当然要打。

可是大明九大塞王的封地。只听九大“塞”王,便知道不是什么好地方。尽皆是大西北,代县,北平这样的地方。

朱棣没有牵都前,北平实在不怎么样

大明九王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被草原牵扯住了。

就是这样,朱允文还要动手。去抢那些贫穷、战乱的地方。真心是为朝廷好

也就是他没抢成功。如果真的抢成功了,以建文朝文武力量的建设,大明也就是大宋的命。

更不用说西边的大挂逼的崛起,说不定真有可能我大青几十万人被一千火枪手追着打的战力会提早那么二三百年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王温、柳升听了,互相看了一眼,双手抱拳,挺胸抬头义正词严:“为国守边是我等武人莫大的荣耀,我等必将尽心竭力尽忠职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